7.jpg8.jpg

醫診斷“夜啼”要先排除以下情況:

1. 調護不當,如過冷過熱、飢餓或過飽、尿布潮濕、蚊蟲叮咬等;

2. 其他疾病,如發熱、吐瀉、口瘡,疝氣,腸套疊、腸梗阻(多伴隨嘔吐、不排便或者排血便)等;

3. 不良習慣,如喜歡搖睡或者怕黑等。

根據病因中醫將夜啼分以下三種類型:

脾虛中寒型,相當於大家常說的“腸絞痛”。
原因有二:一、母親體寒,或孕期、哺乳期喜食生冷的東西,寶寶從母親那裡帶來了“寒氣”。
二、寶寶自身受了寒涼、吃了冷的東西,或寒氣侵襲腹部。每到夜裡陰寒更盛的時候,就會腹痛,一會兒哭一會兒停,一晚上不安生,這種小孩一般也會大便偏稀,次數偏多。

心經積熱型,因為上火的表現比較明顯。這種類型多因乳母過食辛熱食物,或者寶寶總是包裹太多。心火過旺,夜間陰不潛陽而大聲煩躁哭鬧。

暴受驚恐型,一般有比較明確的受驚嚇病史,多夜間突然啼哭,表情恐懼,似見異物,神情不安,一直往懷裡鑽,還時不時的有驚跳。

外治(用於脾寒證)

1.用艾葉、生薑粉適量,炒熱,紗布包裹後煨小腹部,從上到下反復多次。用於脾寒證。

2.用丁香、肉桂、吳茱萸等量,研細末,置於普通膏藥上,敷臍。

3.艾灸神闕穴(肚臍),將艾條燃著後在神闕周圍溫灸,不觸及皮膚,以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此,連灸7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