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加工香莢蘭 台灣也能生產高級香草了!」(張佳琪報導)
昂貴高級的食用香料「香草」,現在台灣也能開始栽培生產了!農委會桃園農改場2007年引進「香莢蘭」進行栽培,
這種蘭花是唯一被利用在香料產業的蘭花,又叫做「香草蘭」,它的果莢就能用來加工製成香草。經過好幾年的努力,
現在栽培及加工技術純熟,國內已有能力種植並生產昂貴的「香草」。「香莢蘭」是一個「屬」,包含110個品種。桃園農改場指出,
能夠拿來生產「香草莢」的只有其中3個品種,桃園農改場研究的「香莢蘭」又稱「墨西哥香莢蘭」,正是市場上最主要的生產品種。
香草被廣泛運用在各項產品上,小至餅乾、冰淇淋,大至高級菸酒,都需要用到香草。
天然香草的味道,跟化工合成的香草味道完全不同,這使得頂級的香草要價不靡。桃園農改場研究人員葉志新說,
目前頂級香草莢每公斤要價3到4萬元,價格高得嚇人,願意採買的商家卻是為數不少,在台灣所需的香草全數仰賴進口,
這是農改場為什麼想要培育國內適合栽種的香莢蘭的原因。
葉志新說:(t)「香草原生地在南北緯25度間都可栽培,但產量大的都在赤道兩邊南北緯20度以內,我們改良場是台灣首次引進香莢蘭進來栽培,
也證明它真的可以在台灣順利生長及開花結果」。
種植「香莢蘭」是非常費工、麻煩的,嬌貴的程度難以想像。葉志新說,「香莢蘭」種下去以後,3、4年才能開花,
開花期雖然有2個月,不過,一朵花的壽命其實只有6到8小時,所以,要在每一朵花綻放的短暫時間內完成人工授粉才行,
這是最艱困的地方。葉志新說:(t)「包括它在開花時我們必須每天清晨五、六點就要幫它授粉,否則花就報銷失去作用了,
所以開花期的一、兩個月內,每天都要有人幫它授粉,授一朵它就結一個果莢。它在授粉時需要耗費大量人工」。
好不容易完成授粉,接下來要等果莢開始膨脹長大,大約又要過7到8個月,果莢才會發育成熟。成熟的果莢會變成黃綠色,
末端轉為黃色時才能收成。剛收成的果莢沒有任何香味,還得再加工處理,葉志新說:
(t)「果莢成熟採下來,還要四到六個月的加工程序,它才會變成一根黑黑的香草莢,所以它的栽培和加工的時間都很久」。
加工處理程序也很不簡單,要經過殺菁、發酵、乾燥、調理等四個階段。葉志新表示,很多國家的香草加工技術極為原始
,例如馬達加斯加,它們在香草莢收成以後,會用人工方式加熱、乾燥,這個過程農改場開發的技術可以用現代化器材來取代,
方便多了。葉志新說:(t)「例如馬達加斯加,它們採下來以後,用熱水把它的皮燙軟以後,
會每天把它拿出來曬兩小時太陽再把它包起來,放進室內讓熱氣悶在裡面。
那我們現在能用烘乾機方式來取代原始人工操作一個月的方式」。
看好這項作物未來的商業潛力,桃園農改場會持續研究如何增加「香莢蘭」果莢產量,
希望台灣栽培的產量可以跟上其他在熱帶地區國家的產量。
整個「香莢蘭」的栽培和加工生產技術都有一整套程序,農改場開始進行技術移轉工作,
把「香莢蘭」推廣給農民栽種。再過一段時間民眾應該就能在市面上買到道地台灣生產的香草相關產品。
(照片:桃園農改場提供)
來源:http://www.bcc.com.tw/news/newsview.asp?cde=179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