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易得,一效難求~清理頭目三部曲
1、瀉風池,毫針刺雙側風池,不留針。
2、風府、承漿穴法相應,兩針前後對此,雙手同步行針,先瀉後補。
3、按順序針左合谷、百會、右列缺。
陽明經多氣多血,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原穴,且氣血之運行是左升右降。針左側使其血氣上升至頭,針刺3~5分,不可深刺到勞宮,否則氣血就難以上達頭目了。
百會是諸陽之會,可治頭部諸疾,針刺可散腦中鬱熱,但其位處全身最高處,恐其亢龍有悔,欲降反升,故針右手列缺以引熱下行。
四總穴歌有“頭項尋列缺”,可現在人用的不多。列缺,雷電名,陽熱之邪籠罩陽位,列缺一刺、電閃雷鳴,大雨傾下,火氣頓消,頭目自然清涼。所以針刺列缺時要針尖向上,用瀉法時向下抽拉,以引邪下行。
此法最適合火邪上擾清竅,或肝陽上亢之實證頭暈。三步針完,即可頭輕眼亮。如為氣血虧虛或腎精不足證則另用補法或配合艾灸。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