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夏季常見的暑熱
暑為夏季的火熱之邪,夏至之後,直到立秋,自然界的火熱之邪都可稱為「暑邪」,由暑邪所致生之病稱為「暑病」。
《素問.五運行大論》中指出:「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氣為息,在藏為心。
《素問.刺志論》中提出:「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天冷毛細孔緊閉,天熱則相反,毛細孔大開,流汗出,傷於火熱且氣虛無力,稱為傷暑
《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指出:「濕勝則濡瀉,甚則水閉腫。」夏天小腸吸收比較好,常讓人便祕,
但暑熱貪涼,常飲冰水,加上時有梅雨,內濕引動外濕,反而有時容易腹瀉,濕邪重的甚至出現下肢水腫。
濕性重濁,讓人容易沉重困頓,人體排泄物與分泌物等穢濁不清的東西都會增加。
熱邪易擾心神,輕者心神不寧,出現心煩失眠,重者擾亂心神,讓人煩躁不安;
熱邪也會聚於人體內部,都是夏季暑濕熱邪可能導致的問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