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病可嘗試中醫點穴
痛經、月經紊亂是成年女性經常遇到的煩惱。
中醫認為婦女的月經病與臟腑失調、陰陽失衡有關,而通過點穴推拿治療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達到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的目的,對緩解月經病症狀具有一定療效。
點穴位 理氣血
為什麼推拿點穴能調節月經?一般說來女人月經週期中有兩個轉化期,一是行經期,重陽轉陰,是本次週期的結束,新周期的開始;
二是經間排卵期,重陰轉陽,是月經週期中的一次至關重要的轉化。
兩個轉化期的氣血活動顯著,如果這時受內外因的影響使得人體肝氣鬱結、鬱而化火,就會造成臟腑失調、陰陽失衡。
而中醫點穴治療通過穴位刺激可以較好地調理氣血、疏通經絡,對於臟腑失調、陰陽失衡所誘發的月經紊亂症狀具有較好療效。
賈超說,點穴療法具體方法是:月經乾淨後,進入經後陰長期,應以補陰為主;經間期排卵後,進入經前陽長期,常易出現陽長不足,常以補陽為主。
根據月經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分別在取穴和推拿點穴刺激強度上做適當的調整,以達到陰陽平衡的狀態。
如果患者出現症狀陰陽偏重不明顯時,可以中度刺激,對手足三陰、三陽經進行平均用力,調理氣血運行,氣血行則臟腑健;臟腑健則病無由而生。
家中也可點穴調經
不過賈超強調,點穴療法只對臟腑失調、陰陽失衡所引起的月經失調比較有療效,而對於氣血陰陽都虧虛的患者則療效較差,需要在內服中藥的基礎上,相互配合治療。
月經病的刺激部位主要選擇手、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及相關穴位,重點刺激穴位包括風池、風府、頸百勞、中府、雲門、上脘、中脘、下脘、天樞、關元、歸來,足太陽膀胱經第一、二側線穴位及太谿、照海、太衝、三陰交、委中、委陽等。
刺激手法以掐、點、撥、按四種手法為主,進行手法治療的要訣就是在穴位上刺激時,能感受到酸麻脹重的感覺即是正確的部位。
與針灸相比,推拿點穴更為安全簡單易學,患者容易接受,經過簡單的培訓,患者也可以自己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