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風致病機制以及常用的中醫治療方劑

作 者:本所 沈郁強 副研究員

 

中風致病機制以及常用的中醫治療方劑之二

 

一、補陽還五湯

大陸中醫研究利用中藥「補陽還五湯」治療氣虛血瘀型中風患者,證實中風病人早期食用的話,八成都有進步。國內中醫臨床使用的經驗療效亦佳,但陰虛火旺者則不宜 。缺血性中風進入恢復期,多以氣虛血瘀為主要表現,因此,即時應用補氣活血法治療是極為重要的。補陽還五湯出自《醫林改错》,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補脾胃之元氣,使氣旺血行,去瘀通絡;配當歸尾、川芎、桃仁、紅花、赤芍以活血祛瘀;地龍、烏梢蛇、全蝎可通經活絡,共同補氣活血、祛瘀通絡之功效。臨床證明:用補陽還五湯治療缺血性中風恢復期效果良好。(蹇順華、馮方俊,2004)

 

二、血府逐瘀湯

本方為桃紅四物湯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當歸、赤芍、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川牛膝祛瘀通脈,開導血下行;桔梗、枳壳開胸行氣,使氣行血行;生地凉血滋陰;當歸養血潤燥,化瘀而不傷陰血;甘草調和諸藥;去柴胡,恐其升發太過。再根據氣虛、陽虛、陰虛、痰瘀、濕濁等不同予以加味,具有祛瘀血、通血脈、引瘀血下行,開胸理氣、載肺氣上行等功效,又具有養陰潤燥、凉血清熱的作用,有利于加快腦血腫的吸收速度。研究觀察發現,血府逐瘀湯在治療二週開始顯見改善效果,治療後四週具有顯著差異;而降低病類診斷評分的效果在第二週及第四週均明顯比對照組好,臨床療效也高於對照組,亦未見腦出血加重或其他不良反應 (歐陽永紅,2006)

 

三、天麻鉤藤飲

本方組成有天麻、鉤藤、石決明、槴子、黃芩、牛膝、杜仲、茯苓、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等。可明顯擴張血管及降壓作用,能拮抗5-HT引起的腦基底動脈導致癴作用,提高腦耐缺氧能力和增加腦血流,且能降低血清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預防血栓和防治動脈硬化。同時能降低血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張月美等,2005)。天麻鉤藤飲加味黄芪、檔参更助其活血化淤之功。諸藥合用,既能改善腦血循環,保護腦细胞,提高大腦耐缺氧能力,促進神經功能的修復,促進肢體感覺和運動功能的恢復,結合西藥促進腦細胞恢復等藥物,提高缺血性腦中風恢復期治療效果 (聶總平,2006)

  

雖然時至科技昌明的今日,現代醫學與傳統中醫之藥物或是方法都尚不能宣稱『治癒』腦中風,但是相較於西藥的副作用和不良藥物反應,及種種病人使用條件的限制;傳統中藥方劑依據症狀而辨証論治加減藥方,更是有潛力開發成為有效治療腦中風的藥物,但中藥方劑未來仍須積極進行相關臨床療效的評估試驗,方能成為有效治療中風之良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