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艾灸  

三伏貼

未能抽空給醫師三伏貼,則可選擇艾灸灸以下穴位:膻中、天突、大椎、肺腧等

「冬養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這是古時中醫養生的場景,講的是對於身體虛弱者來說,三伏天針灸、拔罐能起到與冬天吃補品一樣的效果。可見,除了穴位貼敷,冬病夏治還有很多手段。在臨床上,冬病夏治的方法以穴位貼敷(即三伏貼)最為普遍,此外還有針刺、艾灸、理療、按摩、泡洗,以及內服溫養陽氣的中藥和食物等方法。其原理歸結起來只有兩條:一是針對寒邪,二是針對虛寒體質。

從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着一年中氣溫最高、天氣最熱的三伏天正式登場。這時,利用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隨之生發漸旺,體內凝寒之氣易解的狀態,運用補虛助陽藥或溫裏散寒藥物,天人合擊,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這也是中醫強調「春夏養陽」的原因。夏季人體氣血流通旺盛,藥物最容易吸收。

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人體皮膚溫度、濕度最大,氣血趨於體表,毛孔最為開放,此時選取特定的穴位進行敷貼,所貼藥物最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達到效果。

三伏貼一般選擇身體前面的膻中(位於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天突(位於胸骨上窩中央),以及後背的大椎(位於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肺腧(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處)等穴。具體來說,哮喘病人選天突、肺腧;鼻炎病人選擇大椎、肺腧;慢性支氣管炎病人選擇膻中、肺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