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有些部位是养生的重点,对这些部位常常按摩,加以养护,能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腋窝。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按摩方法如下: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腘窝。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腘窝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经常按摩,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有良好作用。按摩方法如下: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两侧腘窝。
肚脐。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它内联十二经脉,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经常拍打肚脐可起到安神宁心、舒肝利胆、调和气血、通利三焦的作用。方法为: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100次。或用热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脐。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穴名与功效
腧穴的名称均有一定的含义,《千金翼方》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
”它是历代医家以其所居部位和作用为基础,结合自然界和医学理论等,采用取类比象的方法而定的。
这里试就依据穴位功效命名的腧穴做一小结。大致有如下穴位其功效与命名直接相关:
手太阴肺经:云门、侠白、孔最、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商阳、迎香;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千金方》言阳跷“卧惊,视如见鬼”、“百邪癫狂”,张洁古云:
“癫痫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可见跷脉可治疗神志病,常用穴位为照海、申脉。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翰卿珍貴語錄之:方劑講解
李翰卿 中醫書友會
中醫書友會:中醫人最多的微信平台
新書友可點標題下方藍字快速關注
作者/李翰卿⊙編輯 / 王超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医书友会:中医人最多的微信平台
新书友可点标题下方蓝字快速关注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關元穴屬任脈﹐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位於臍下三寸﹐衝擊腹壁下動﹑靜脈及肋間神經震動腸管﹐關元穴具有補腎壯陽、理氣和血等功效。
湧泉穴,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處, ,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腎經的首穴。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艾灸
艾灸是中醫學中防病治病、養生延壽的一種簡便易行而又切實有效的方法。艾灸是用艾絨或其它藥料點燃後,在體表一定部位或腧穴上進行燒灼、烘烤、薰熨,或用鮮品搗敷,借助艾火或藥物的作用使施灸部位發熱、充血甚至起泡,從而達到溫散寒邪、溫通經絡、回陽救逆、消瘀散結、強身健體等保健養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防並治病的作用大多源於艾灸的補益作用。傳統醫學認為,艾灸所以能夠防病治病,是因為艾灸能使人體起到以下作用:
調節陰陽
人體陰陽平衡則身體健康,而陰陽失衡就會發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陰陽重新恢復平衡。
調和氣血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列缺穴
主治症狀:
列缺穴的主治症狀為:指壓列缺穴,可以使手動脈及血液流動,對於治療骨折、傷痕等後遺症非常有效。
該穴為人體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4節氣與人的性格
【立春及雨水】
(西曆2月4日至3月5日出生)
節氣特點:古時立春是個重要的日子,由這天開始,冰雪溶解,大地回復生機,也是一年計畫之始,象徵淳樸、踏實。
個 性:性格耿直、老實,對很多事都有研究,是個有內涵的人。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41歲藥王孫思邈的13個簡單易行的養生秘笈
1. 頭常搖
雙手叉腰閉目,垂下頭緩緩向右扭動,直至復原位為一次,⋯⋯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氣立冬
冬令進補,是國人數千年的習俗。立冬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氣,又是人們進補的最佳時期。每逢這天,挨家挨戶人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進補。
冬季泡腳勝吃補藥。初冬時節,用不同的中藥材泡腳,不僅可以祛病強身,還能美容養顏。⋯⋯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眠四寶
1.捏脊:捏脊有滋陰補養作用
2.壓臍:益氣壯陽,安眠作用
3.摩擦湧泉穴
4.大腦保健按摩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季常見的暑熱
暑為夏季的火熱之邪,夏至之後,直到立秋,自然界的火熱之邪都可稱為「暑邪」,由暑邪所致生之病稱為「暑病」。
《素問.五運行大論》中指出:「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氣為息,在藏為心。
《素問.刺志論》中提出:「氣盛身寒,得之傷寒。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天冷毛細孔緊閉,天熱則相反,毛細孔大開,流汗出,傷於火熱且氣虛無力,稱為傷暑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芒種節氣
此節氣裡,我國有許多習俗,其中,端午節是最重要的節日。端午節有喝雄黃酒、吃粽子、吃綠豆糕和“尚紅”的食俗。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大型活動。端午節到現在仍然是同春節、中秋節一樣受百姓重視的節日之一。
防暑保健養心祛濕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長壽的基本功
臥似一張弓,站似一棵松,不動不搖坐如鐘,走路一陣風……」原意出自長生的秘訣:「臥如弓,立如松,坐如鐘,行如風。」。
人應自小養成這4個好習慣,若錯過了少年、青年的養成期,悟以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由令天開始,也不算遲。
睡覺採用側臥姿態,朝左朝右,順其自然。心臟在左側,肝臟在右側,晚上養心養肝,同樣重要。
有人說朝右睡好,不會壓着心臟,也有人說朝左睡好,不會壓着肝臟,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叩齒吞津的保健養生
「叩齒吞津養生法」是傳統中醫重要養生術之一,古人認為齒健則身健,身健則長壽,據文獻記載,
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時的醫家陶弘景,年過八旬,齒緊完好,身體健壯,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齒法,
他認為「齒為筋骨之餘」,叩齒則會筋骨健壯,精神爽快。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種實用的艾灸養生方法
應用灸法時的配方,可根據疾病情況,人體素質和臟腑功能偏盛偏衰,以補偏救弊的原則,各有重點的擇優使用。現舉例配方如下:
點補中益氣艾灸養生方
【施灸方穴】百會、中脘、氣海、足三里、三陰交、太淵。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藥王孫思邈的養生妙法
"梳髮"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然後由前額開始掃上去,經後腦掃回頸部。早晚各做10次。頭部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經常“梳髮”,可以防止頭痛、耳鳴、白髮和脫髮。
"目常運"合眼,然後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用力睜開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重復3次。有助於眼睛保健,糾正近視。
"齒常叩"
芳香保健應用協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